人们通过寻找水来在太空中寻找生命,因为水是生命的起源和必需品。人类的身体很“水”,再“铁”的汉子,也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
也许人类曾经是从一种水生物进化而来,只是现在适应了在陆地上的居住。人类不光在陆地上讨生活,还喜欢陆地上的春暖花开,喜欢各种各样的陆上风光。
人类想要饱览这些美景,就需要出行。但出行、旅游并不是我们中化民族早就熟悉的生活方式。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在民国和解放初期我国都处于乡土社会。 乡土社会很少有人口的流动。只有书生上京赶考、军人行军打仗、官家走马上任、商者货殖天下等才导致一些不以旅游为目的的游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往往谨守一方土地,耕读传家。
平时,人们的出行的距离很近,而且出门只带干粮不带水。那时候水通常没有污染。人们在行程之中需要饮水,要记得路边的泉水的位置。如果找不到路边的泉水,则需要向附近的人家讨水喝。
那时候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是人们的切身体会。
现在人们认为对出行的变革来自于交通方式,而实际上饮水方式的改变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强大的变革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东部铁路公司根据合同规定,要为1998年的冬奥会及时在东京和长野之间修建一条高速列车道。 不巧的是,筑路公司必须在一座不断往外渗水的山上打隧道。筑路公司高薪聘请了一支工程师队伍以探求最佳的解决方法。工程师们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出台了一整套繁琐而昂贵的排水方案,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排水管把源源不断渗出的水排出隧道。一位30岁的维修工在弯腰喝了一大口隧道里的水后却萌生了全新的想法。原来,这些水的味道好极了,比放在他的午餐盒里的瓶装水还强之百倍!他向老板反映了自己的想法:把水用瓶子包装起来,作为优质矿泉水售卖给大众。这就是Oshimizu瓶装水的由来,它先是在火车站站台的售卖机上销售,后来又通过家庭派送而走入千家万户。
1998年,我在郑州上学。九月份的一天,在郑州的绿城广场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瓶装水展销。这在那时候是一种全新的商品。绿城广场上人很多,但是很多人拒绝免费品尝。人们远远地走开。我们几个学生去试饮了展销的水,竟然让展销人员很开心。还记得有个品牌就叫“沃特”。那时候人们觉得那样一瓶水根本就没有多少,卖一元钱太贵了,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但是矿泉水却依然渐渐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因为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它不仅容易携带,而且容易确认是安全的。现在人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不难拥有一瓶矿泉水。与之很类同的纯净水,也同样热销。大街小巷、偏远农村没有哪家商店不卖这样的水。
这些瓶装的水让旅行变得非常舒适。人们在进入景区之前通常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买一些。如果在城市里行走,到哪个地方渴起来了,在任意一家商超都能得到解决。
矿泉水取自自然,不需要加工,而且早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为什么直到1998年前后才有这种形式的水出现,才开始深入地改变人们的生活?除了创意这种偶然性因素,最重要的还是材料发展的影响。只有当塑料材料发展到人们觉得可以为这样几百毫升水不太费力地制作安全的瓶子的时候,才会存在这样的瓶装水。
从那时起,PVC这种塑料材料不允许被用于直接与食物接触的包装品。而食品级的PET、PP、PE则可以安全地使用。
所以,不论一个人从哪方面留心和努力,都有可能给人们带来更便利的生活。